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_欧洲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在线_国产女人在线75视频_日本肉肉视频免费观看_亚洲精品国产呦系列性爱一级_好满射太多了装不下了APP免费_又污又黄又无遮挡免费的网站_日韩av无码制服丝袜_久久精品女性视频_日韩一区二区超碰

English
NEWS

新聞資訊

限制性內切酶在中國
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01 發(fā)布人:
文字:

從20世紀60年代末發(fā)現限制性內切酶以來(見《限制性內切酶的前世今生》),大家平時了解到的限制酶相關研究和產品基本都來自國外。那么,限制酶在中國的發(fā)展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?

01 中國的限制酶相關研究

由于歷史原因,中國的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真正起步,落后國外近20年。欲先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分子生物學研究需要眾多工具酶和試劑。當時國外已有NEB、Fermentas等公司供應分子生物學試劑,但對于當時的中國科研人員來說價格非常昂貴,購買也很困難。于是大家只能自己動手,豐衣足食,在簡陋艱苦的條件下,自行開始分離純化限制酶的探索。

1978年,也就是Arber、Nathans和Smith因發(fā)現限制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的同年,我國核酸生化領域的奠基人、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王德寶研究員(1980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)帶領團隊,從流感嗜血桿菌的三個不同菌株中分離純化獲得了三種限制酶,分別命名為HinP1I、HinS1I、HinS2I。其中HinS1I、HinS2I是HhaI的同裂酶,而HinP1I是HhaI的異裂酶。相關成果于1980年發(fā)表在《中國科學》上(圖1),這是中國最早關于限制酶的研究報道,也是中國第一次自主鑒定獲得限制酶。

圖1 中國第一篇限制酶研究論文

 

短短兩三年內,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李載平團隊(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)、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基礎醫(yī)學研究所梁植權團隊(1980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)、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陳受宜團隊、中科院上海細胞所匡達人團隊、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張靜娟、武漢大學病毒學系、中山大學羅進賢、軍事醫(yī)學科學院基礎醫(yī)學研究所谷志遠等,分別參照國外文獻或自主改良方法,先后提取純化了BglI、BglII、PstI、BamHI、EcoRI、HpaII、AluI、SalI等十幾種常用的限制酶,純度和性能均不亞于當時國外同類產品。這些先驅者的辛勤工作,為正在起步的中國分子生物學研究提供了寶貴而及時的工具。

值得一提的是,1982-1984年,時任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基礎醫(yī)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的強伯勤(1991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)赴NEB做訪問學者。在此期間,他在NEB主持鑒定了首批八堿基高特異性限制酶SfiI和NotI(NotI目前仍是NEB銷量最大的限制酶之一),還發(fā)現了NlaIII,NlaIV,NslI等一系列新的限制酶。

此后又有不少中國學者零星地從事限制酶鑒定、分離和純化的研究,也鑒定出了少量國外未曾報道的限制酶,但均未形成商業(yè)化產品。僅有1994年復旦大學陳中孚等在NEB的資助下從脂肪嗜熱芽孢桿菌GR75中分離獲得限制酶BsrGI,并進入NEB產品目錄。

在從天然細菌中分離純化限制酶的基礎上,2000年,中國協和醫(yī)科大學劉金毅等報道了限制酶EcoRII的重組表達過程,產率和純度均高于國外文獻。這是國內首次重組表達限制酶。此后,又有一些科研院所和公司也陸續(xù)開展了限制酶重組表達、發(fā)酵、純化的研究,并形成了一批論文和專利,但主要是滿足自用需求,也未能形成體系化的產品。

除了限制酶的分離、表達、純化外,也有少數中國學者對限制酶的功能、機制進行了一些研究。早在1982年,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陳常慶研究員團隊就對限制酶EcoRI的底物專一性進行了研究。20世紀八九十年代,武漢大學生物系鄒國林老師對限制酶的活性、結合機制、反應動力學都進行了較為系統(tǒng)的研究。近年來,也有一些國內研究者對限制酶的結構進行了一些探索,但均未形成較大影響力。

目前中國學者對限制酶研究的最高水平,當屬2014年清華大學楊茂君教授和NEB聯合發(fā)表在Protein Cell上的論文,首次通過晶體結構解釋了限制酶的星號活性產生機制,并改造獲得了更高保真性的DraIII(圖2)。

 

圖2 限制酶DraIII的N端和C端結構域相互作用

T181A突變破壞了T181和D55之間的氫鍵,大幅降低了DraIII的星號活性

 

02 限制酶的國產化

 

與限制酶相關研究相比,在限制酶的商業(yè)化道路上,中國則走得更加坎坷。

前面提到,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已經能夠自主分離純化10余種限制酶,但基本都由高校院所科研實驗室完成,主要滿足自用需求,或者通過個人交流,提供給同行使用。當時只有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自辦的東風生化試劑廠(圖3),小規(guī)模生產了少量限制酶供科研系統(tǒng)使用,口碑良好。但由于當時主管所領導觀念保守,東風生化試劑廠未能及時抓住市場化機遇,延續(xù)良好勢頭,80年代中后期在與國外試劑廠商的沖擊下逐漸敗下陣來。
圖3 早期的東風生化試劑廠車間

 

1985年,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分子生物學試劑先驅——中外合資的華美生物工程公司在河南洛陽成立。為什么會落在河南,坊間還有一段八卦。據說美國著名試劑商Promega某創(chuàng)始人的父親曾于上世紀30年代在河南一帶傳教,有了一段情結。后來該創(chuàng)始人80年代初到河南替父還愿,與當地政府一拍即合,與洛陽肉聯廠(即后來的春都集團)、中信興業(yè)三家合資成立了華美生物。

華美生物成立僅三年,就能生產80余種生物試劑,其中12項填補國內空白,11項達到了8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平,1989年就能夠向美國出口分子生物學產品,成為當時國內唯一的、專業(yè)化、高水平的工具酶供應基地。此后華美生物又進軍體外診斷行業(yè),陸續(xù)開發(fā)出甲肝、乙肝、丙肝、HIV等多種病毒的酶聯免疫檢測試劑盒,2003年還率先在國內研制出SARS病毒診斷試劑。20世紀90年代發(fā)表的不少中文論文里,都說限制酶購自華美生物;然而也有地方提到當時華美生物只能自產DNA聚合酶等分子試劑,限制酶產品是Promega進口分裝。具體如何,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。

可惜進入21世紀后,由于股東變更和后續(xù)的一系列謎之操作,華美生物在2004年被提請破產。2009年被收購后,重新在洛陽成立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,但傷筋動骨,早已不復當年之勇。無論如何,作為中國生物技術行業(yè)的“黃埔軍校”,華美生物值得在中國生物技術發(fā)展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。

圖4 當年的華美生物工程公司

 

在華美生物提請破產之后的十余年間,DNA聚合酶、連接酶、逆轉錄酶等分子生物學常用工具酶一一被中國企業(yè)攻克,實現了國產替代。但國內限制酶市場從Promega,到后來的NEB、Fermentas/ThermoFisher、Takara三分天下,還是難覓中國企業(yè)身影。

限制酶大規(guī)模生產為什么這么困難?主要有三個原因。第一,限制酶能夠切割基因組DNA,在工程細菌中重組表達會引起細胞毒性,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篩選保護菌株和發(fā)酵工藝;第二,限制酶品種眾多,單做幾種不能滿足市場需求,但不同限制酶之間氨基酸序列差異大,性質不同,工藝需要逐個攻克;第三,限制酶產品中不能有其他核酸酶殘留,對純化工藝要求很高。

2015年,一群“不知天高地厚”的年輕人決心要搬掉限制酶這座橫亙在中國生物技術發(fā)展之路上的大山。他們以中國古代神話《愚公移山》激勵自己,將團隊也稱為“愚公”,并將限制酶研發(fā)計劃定名為“王屋計劃”。2016年,愚公成功獲得了首批限制酶產品。

時至今日,愚公生物(含旗下百時美生物)已經推出72種限制酶產品,其中包含62種LightNing系列快切酶、3種GMP級別限制酶和2種切刻內切酶,覆蓋了90%以上的限制酶應用場景,2023年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三。

以限制酶為基礎,愚公生物建立了國內領先的毒性蛋白研發(fā)平臺,將產品線進一步拓展到其他毒性蛋白工具酶。未來,愚公生物將繼續(xù)堅持“創(chuàng)造酶好生活(Best Enzyme for Better Life)”的愿景,繼承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,不斷守正創(chuàng)新,為中國生物醫(yī)學行業(yè)提供更多優(yōu)質、經濟、方便的工具酶產品,助推中國生物醫(yī)藥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

 

返回列表